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约占70-80%,女性居多。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三叉神经痛?
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常局限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较常受累,约占95%。
疼痛性质: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种,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诱发因素及“扳机点”: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洗脸等动作诱发。甚至风吹或响声也能引起发作。有些病人触摸鼻旁、口周、牙龈、眉弓内端等区域即可引起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虽然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误诊亦有发生。本病应与下列疾患相鉴别:
三叉神经支炎属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此病多发生于眶上神经,为持续性剧痛。发作后数日,部分患者额部出现带状疱疹,少数患者可发生角膜炎与溃疡,病原是一种病毒。此病有自限性,大多在1-3周内痊愈,镇痛药物、维生素或局部麻醉药皆有效。
牙痛属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常可遇到将本病误诊为牙痛,几次拔牙总不能止痛,细心查看牙有无病变、牙痛的阵发性不太明显、牙痛无“扳机点”,牙痛的发作与食物冷热关系很大。
舌咽神经痛。疼痛亦为阵发性,大多在吞咽时发作。痛从扁桃体区及舌根起,向外耳道放射,亦可向耳前、耳后、耳廓或本侧半个面部放射。发作时患者多用手压迫下额角下方,在舌根背面外侧及扁桃体处有“扳机点”,颈外皮肤无“扳机点”。吞咽、说话及转头、大笑均可引起发作,更怕吞咽酸、苦食品,易伴发心动过缓或眩晕。患者多为35-65岁的人。此病颇为少见,发病率大约为三叉神经痛的1%。此外,三叉神经痛痛在舌尖及舌缘,亦可资鉴别。
血管性偏头痛。血管性偏头痛是周期性、轻重不等的单侧头痛。有时患者表现为前额部头痛,此病发作前多有先兆,如同侧眼看到火星,或视力减退,甚或一时性同侧偏盲。头痛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此病发作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