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是累及头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者几支感觉分布区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又叫做“脸痛”。它的特点是发病急骤,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每年的发病率大约在4.5/10万,年龄越大发病率普遍较高,并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三叉神经受累分支分布范围内,常有一个或多个皮肤特殊敏感区,轻微刺激触动即可引发疼痛,这样的区域称为触发点,又称扳击点。其范围较局限,大多数集中于颊部、眉毛、鼻旁、唇部、牙龈等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说话、喝水、进食、洗脸、刷牙、甚至头部轻微活动都可能引发疼痛,部分患者甚至拒绝喝水、进食,造成营养不良等,严重危害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病程越长,发作次数会越频繁、症状也越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生理负担。医生建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专业检查诊断,以便尽早干预治疗。
那么,三叉神经痛如何检查诊断呢?
1、运动检查: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4、磁共振(MRI)检查: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5、CT: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确诊三叉神经痛后要积极治疗
通过检查诊断,可以明确患者病症。医生提醒,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只有在专业医院进行,患者才能更好的解除痛苦,恢复正常生活。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作为专业脑病医院,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信赖,值得选择!如有疑问,欢迎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