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表现为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以反复发作、短暂性阵发性剧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在发病原因上也有一定的区别。那么,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指有明确病因,如肿瘤(上皮样囊肿、听神经瘤、脑膜瘤等)、血管病变(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及颅底畸形等,压迫或刺激三叉神经而引起面痛,治疗以手术等方法去除原发病变为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为下列两种机制:
1.周围性学说:三叉神经进入脑干处是中枢与无髓鞘外周神经的过渡区,较易受到损害。当搏动性动脉横跨此处能引起髓鞘退行性变或增生,使相邻的神经纤维之间形成“短路”,出现神经疼痛。老年人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长或扭曲,容易引起三叉神经痛。
2.中枢性学说:三叉神经根受到血管压迫等因素的刺激,造成神经节段性兴奋性增高,使三叉神经中枢核团过度兴奋,引起三叉神经痛。
目前多认为三叉神经周围支血管异常和中枢核团过度兴奋共同导致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不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有助于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部分病例能发现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小血管。
由于三叉神经痛在吃饭、吹风的时候可能引起疼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一旦患病还是需要积极的进行专业治疗,不要拖延,避免病情越来越重。
以上就是对三叉神经痛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您还有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或者是拨打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028-68760707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