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一阵一阵的刀割样疼痛,吃饭、洗脸、刷牙等日常行动活动也可以诱发疼痛发作……如果出现此类症状,那么应高度警惕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也被称为脸痛,中医称为面风痛,常发生在一侧面部,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以下颌和颊部多见。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且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有“触发点”,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约占80%以上,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了,周围学说认为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部分,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临床证实,大部分的病因是这个部位的血管挤压三叉神经导致;中枢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
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有:精神刺激因素如心情烦躁、情绪紧张,刺激性较强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气候变化或被冷风吹着或是乍热乍寒,都可使疼痛加剧。因此,日常生活应尽量避开这些因素,减少疼痛发作。
温馨提示: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不可小觑。一旦出现了疑似症状,建议患者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恢复效果越好!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