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统计,我国近14亿的人中有超过730万的存在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面神经疾病,其中又以面瘫和面瘫后遗症患病人数较多。面对如此严峻的发病数据,全国面神经疾病的就诊率却不足10%,其中误诊、漏诊率更是高达60%以上,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
为帮助这些面神经疾病患者早日重新绽放笑容,摆脱病痛折磨,10月1日至7日国庆期间,我院将开展“微笑直通车”千元援助国庆公益特别活动。很多患者不知道面神经痛该怎么办,脑科医生来支招。
方法一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
手术操作示意图
简单讲就是从患侧口角旁穿刺,通过一个鞘管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一个微球囊导入Mecke's腔的三叉神经的半月节,然后缓慢注入对比造影剂充盈球囊,把导致面神经痛的神经纤维解除卡压,并通过扩张的球囊压迫破坏,较后退出球囊,伤口压迫止血。
—— ——技术优势—— ——
●操作简单,10~30分钟即可完成;●微创、安全、风险低、恢复快;
●短暂全麻下手术,患者无任何痛苦;
●已得到充分证实的近期和远期治疗;
●适应症广泛,几乎适用于类型和任何年龄段面神经痛患者。
方法二 机器人可视减压术(MVD)
术中显微镜下识别面神经痛的区域,分离压迫的责任血管,采用垫棉材料置于血管和脑干之间,解除压迫和疼痛。手术不损伤脑组织,在保留面神经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改善疼痛,术后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应用范围:舌咽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方法三 射频热凝术(RFT)
射频热凝术治疗原理
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射频治疗仪可调控温度和治疗时间,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干,使其蛋白凝固变性,神经膜电位短路、消失,不能产生去极化,无法产生感觉冲动而达止痛目的。由于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细纤维在70—75℃时就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能耐受更高的温度,因此,利用温控射频技术,可选择性的破坏痛觉纤维而相对保存触觉纤维运动纤维,这样既可解除疼痛,又可部分或全部保留触觉及运动。
好消息
“微笑直通车”活动期间
每日前15名预约以上疗法的患者
可获得3000元技术补贴
活动期间,京蜀医生免费会诊
• 活动时间 •
2020年10月1日~7日
• 活动地点 •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武侯大道双楠段38号)
会诊医生
张忠民
主任医师
曾在多家大型医院工作30余年
多次应邀参与功能神经修复学术交流会议
深入研究脑科疾病多年
有着独特的治疗和处理方法
擅长: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神经疾病;头痛、眩晕、乏力等症状的中西结合诊疗。
赵俊辉
神经系统科主任
医院技术指导顾问
从事神经医学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
曾任职于解放军部队医院
在生物细胞的临床应用领域有较深造诣
学术得到了诸多医学同仁的认可
擅长:帕金森、脑外伤后遗症、脑萎缩、脊髓损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
陈琳
清华大学医学博士/副教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修复神经外科主任
“神经修复学”学科开创学者之一
清华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秘书长
国际细胞移植神经修复学临床医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审稿医生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
擅长:面肌痉挛、面瘫手术、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扭转痉挛、脑性瘫痪、舞蹈病、癫病、脑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贾映海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神经外科医生
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医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泸州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和成都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和成都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干部保健委员会医生组医生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40余年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动脉瘤等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患者福利
活动期间,患者们将享受到京川两地脑科医生免费义诊,对病情进行专业评估,医生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外科微创治疗以及外科治治疗果评估;并有康复医师提供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