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普遍认为病因主要是由于颅内的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导致的剧烈疼痛,只有解除颅内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才能缓解和改善疼痛。
那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有什么呢?
1、发病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发;
2、发病部位明确。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较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多数单侧发病,右侧多于左侧,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少见,约占3%;
3、疼痛剧烈有规律。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发作常无预兆,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发作少,间歇期正常无不适感;
4、有明确扳机点。即“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5、受刺激易诱发。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容颜尽失。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
生活中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发作?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神经肌肉痉挛,加剧神经压迫。日常动作要轻微,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作息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夜晚睡眠时不开窗,面部少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