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发作性剧痛为主要表现(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痛)疼痛多以突发、突停,疼痛持续1~2分钟不等。女性多于男性,多在中年后起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三叉神经的发病原因
1.原发原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除外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及中毒等有明确致病因素以外的三叉神经痛,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反复发作性触电样剧烈疼痛为特征。① 血管性压迫学说:机械性压迫三叉神经,即脑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根的压迫,是引起疼痛的一重要原因。② 骨性压迫学说:此类压迫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压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角抬高,骨孔狭窄和岩上窦变异等原因而至三叉神经痛。而后天性引起的骨孔狭窄,多为颅脑损伤颅底骨折所致。
2.继发原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由小脑桥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引起。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反复出现的颜面部剧痛:呈短暂的重复性发作,每次疼痛持续时间数秒钟到数分钟,每天疼痛发作几次到几十次不等,表现突发突止,发作间歇期如正常人。发作前常无预兆。
2.患者或医生轻微触压面部某一部位,可以诱发出颜面部闪电式或撕裂样剧痛,如大声说话、吃饭、洗脸和刷牙,甚至微风吹及面部等动作,均可以诱发扳机点发生疼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什么方法
巴氏MVD显微分离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MVD分离术的治疗是通过将责任血管从三叉神经根部分离移位避免压迫神经。确保血管不再压迫和接触三叉神经根部。治疗过后患者疼痛基本缓解,减少术后面部感觉减退的后遗症、减少听力下降,无菌性脑膜炎,小脑缺血或者小脑血肿等后遗症。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